最新动态
【主旨报告(上)】2025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主旨报告回顾
时间:2025-07-22 来源: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浏览量:

2025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
主旨报告回顾(上)
7月19日上午,2025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第一轮主题演讲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的4位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分享。
首先,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国青作主题为《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前沿探索与新课题》的演讲,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胡左浩教授担任主持人。
陈国青教授从大数据时代及其新跃迁的背景进行引入,表示数智化新型发展形态正在持续演进,随后分析大数据作为新事物的新特征以及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并详细展示了研究团队当前推进的全景式PAGE框架与研究创新,最后针对AI情境下的管理决策研究、AIGC情境下人机交互中的偏差问题和AI情境下的社会科学研究3个新课题展开分享,探讨AIGC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前研究面临的新议题和新挑战。
陈国青教授团队研究的全景式PAGE框架,聚焦决策范式、分析技术、资源治理和使能创新,AI情境给其带来了创新发展新模式。陈国青指出,大模型能够赋能决策建模优化,在此过程中,决策主体从人变为“人+机器”,决策判断标准也在之前“人”的因素的基础上增添了机器行为,应不断提升当前部分领域(AI无法准确预测)能力,以期更好地利用大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陈国青强调,基本要素嵌入在管理学研究过程中,要素转变将对管理学研究过程产生影响,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创新体现为:现象预测—经验概括—理论—假说—现象预测—假说检验。
陈国青教授作演讲
学会副会长胡左浩教授主持
第二场由北京大学王汉生教授作主题演讲《语音情绪与数智营销》,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财经大学聂元昆教授担任主持人。
演讲中,王汉生教授以营销中的语音情绪为主题,结合统计学知识,分享了3个由实际营销案例进行模型构建的研究。他通过直播短视频、电话营销和电话机器人3个汽车营销案例,直击营销实践,从实践当中提取特征,通过语音情绪识别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状态空间模型等技术途径进行模型建构,提出一系列影响营销中语音情绪转化的因素。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语音情绪的生成和识别能够赋能决策,在商业、教育、医疗、政府等领域形成更多新模式和新业态。
王汉生教授作演讲
四川大学商学院余乐安教授发表了以《营销大模型:主要进展与未来方向》为主题的演讲,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滕乐法教授担任主持人。
演讲中,余乐安教授回顾了语言模型的演进历程,指出其历经统计语言模型、神经语言模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四次浪潮,完成了从统计到智能的跨越。他介绍,AI大语言模型具备自学习、生成式、强泛化等特性,拥有涌现性、扩展性、复合性三大特征,运行机制包括“预训练+微调”与“预训练+提示+预测”两种,在多个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关于营销大模型,余乐安教授提到,它基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依托多模态数据实现智能内容生成、消费者洞察等功能,核心技术围绕“理解-生成-决策”构建,在内容生产、用户洞察等方面应用显著,可口可乐、雅诗兰黛等企业的案例展现了其多模态融合等趋势。此外,他还指出营销大模型面临数据隐私、内容真实性等挑战。未来,其将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解释AI等方向发展,追求技术、伦理、商业的三角平衡,迈向“效率与温度并存”的新纪元。

余乐安教授作演讲
学会副会长滕乐法教授主持
第四场演讲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教授讲述《儒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及其特征》,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金立印教授担任主任人。
王学典教授介绍了儒学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特性,儒家思想的不朽价值,儒家思想的特征和局限等内容。他强调,儒学建立在道德感召力的基础上,是一种德性伦理,是克制,是慎独,强调道义至上和仁义至上;面对儒学的局限性,需要秉承客观的态度推动儒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学典教授作演讲
学会副会长金立印教授主持
嘉宾演讲是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主题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主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山东大学跨境电商研究所、COLMO AI科技家电、Credamo见数、《复印报刊资料·市场营销(理论版)》、《营销科学学报》、《珞珈管理评论》《系统管理学报》《经济管理学刊》、Data Science and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的大力支持。